{{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代理狮,据了解:近年来,南宁市工商局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商标品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广西首批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示范市的引领作用,以商标品牌服务“三农”,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从2013年到2018年,南宁市有效商标数从2万件增至6万件;地理标志商标从1件增至4件(横县茉莉花茶、上林大米、上林八角、南宁香蕉)。目前,工商部门正指导申请注册“马山黑山羊”“武鸣沃柑”“古辣香米”3件地理标志商标,积极培育“横县茉莉花”“横县大头菜”“横县大粽”“武鸣砂糖橘”等商标品牌。
统筹推进
商标品牌扶贫拓展新资源
2018年,南宁市首次将商标品牌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南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扶持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工作重点,并建立南宁市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市农业委、市发展改革委等31个单位纳入成员单位,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各司其职、信息共享的商标品牌立体化工作格局。
南宁市工商局摸清各县、城区、开发区优质商标品牌资源,形成《南宁市商标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统计表》,建立以地理标志商标和马德里商标为重点的品牌培育库。对于地理标志商标,坚持一年申报一批、两年培育一批、三年孵化一批的“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在南宁市工商局的指导下,“上林八角”“上林大米”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打破2006年以来南宁市十年无一例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的僵局。2018年,“南宁香蕉”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这是全市首个“邕字头”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已授权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使用。
此外,在南宁市工商局推动和指导下,目前,“马山黑山羊”“武鸣沃柑”“古辣香米”3个地理标志商标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通知书;“横县茉莉花”“横县大粽”“武鸣砂糖橘”等地理标志商标也在积极培育中。
创新方式
商标品牌扶贫打通新路线
2017年,南宁市工商局通过组织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及使用人参加广西商标品牌大会暨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推进会,组织“横县茉莉花茶”地标代表广西地标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组织全市小个专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参加“党旗领航·商标品牌扶贫”活动,不断探索商标品牌建设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指导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开拓商标品牌扶贫的新方式。
今年,南宁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开展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南宁品牌建设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地标专家讲授“地理标志的作用与运用”,指导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和使用人代表、南宁市工商局3个扶贫联系点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运用商标品牌提升当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南宁市工商局还加强与农业、质监等多部门的协作,共同助推商标品牌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全市工商系统积极构建商标品牌服务联盟,指导各村、屯市场主体及农专社注册、运用商标。
精准帮扶
商标品牌扶贫实现新作为
在南宁市工商局的指导下,隆安县工商质监局帮助金穗公司“绿水江”和汇生牧业公司“桂西牛”等涉农品牌打造知名商标品牌,成功推广并运用“公司(龙头企业)+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对于已注册的商标,南宁市工商局加强运用指导,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对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湖“上林大米”进行点对点宣讲,对注册人加强地理标志商标运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走“科技兴农”道路等进行指导,并促成“郫县豆瓣”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与“上林大米”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在工商等部门的帮扶指导下,横县现有33万人种植茉莉花,面积达30万亩,年产鲜花8万吨,产值12亿元,茉莉花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5亿元。
目前,南宁市工商局在定点扶贫村加雅村,积极指导当地的养鸡、养牛、香樟树种植通过商标形成产业化、品牌化,争取早日脱贫。针对全市的其他贫困村,指导当地工商部门主动挖掘可塑品牌,大力推动商标扶贫。
商标注册:找代理狮
著作权登记:找代理狮